初中物理摩擦力怎么使用(摩擦力,学习中的难点揭秘!)

孩子学习力学中的第一个障碍:摩擦力
名字的不合理性
孩子在学习力学时,第一个遇到的障碍是摩擦力。为什么摩擦力会让孩子感到困难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原因。
首先,摩擦这个词的命名并不地道。摩擦是指蹭指甲或者擦拭玻璃等动作,但你会发现这两个动作中都有错动的成分。因此,用蹭蹭来称呼摩擦力是不合理的。然而,我们也知道存在一种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它没有真正发生运动。很多时候,孩子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容易忽略这个概念,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加强对静摩擦力的理解,以便在学习摩擦力时不会遗忘。
摩擦力与阻力的区别
其次,我们在生活中通常将摩擦力和阻力等同起来,但实际上孩子对动力和阻力的概念并不清晰。因此,我们需要详细说明这些概念。所谓动力,是指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这个力将使物体加速;而阻力则指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这个力会使物体减速。那么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是否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通过几个例子来分析就可以得出答案。其中的三个例子分别为自行车轮胎前后的摩擦力分析、放在传送带上的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以及人走路时前后脚所受到的摩擦力。
相对运动的阻碍
最后,摩擦力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阻碍相对运动。也就是说,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间的运动与它们相对地面的运动是无关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运动的物体是否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第二个是静止的物体是否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当我们将这些实例都加入理解之后,对于摩擦力的概念就更加完整了。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受力分析的第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