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性看待高考标语英语

大家是不是都刷到了郑强教授呼吁高考取消英语的文章呢?可以想象那条文章底下大家是拍手称快啊。
其实我觉得把英语换成其他任何科目,大家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毕竟我们没有人喜欢考试,对吧?不管是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我们都不希望他进入高考。我觉得这个事情大家翻个互联网上的段子看一下就行了,但是可千万别当真郑强教授虽然一直比较排斥学外语,但是他本人是一个外语底子非常好的人,精通英语、日语,而且还在SCI上发表过不计其数的英语论文,可以说英语好给他带来了很多的成就,说他是外语的获益者其实一点也不为过。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因为外语好而功成名就的教授呼吁高考取消英语,这感觉是不是有点像马爸爸在说他对钱没兴趣一样呢?诚然,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和英语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上完初中,那么你所具备的知识就足够你应付日常生活了,如果你的学历足够高,你就会发现英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语言,当你在写论文去找文献资料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领域的文献资料,他的一手资料都是英语资料,虽然也能找到寥寥的中文资料,但是翻译的质量很糟糕,还不如看英文原版。中国想要发展,就不得不学习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而这些技术大多又都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里,所以我们想要学习他们,就必须去读他们的文献资料,去读他们的论文。振强教授在他的演讲中曾多次提到教说日本、德国的教授不懂英语,但是依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教授啊。
可问题是,德国、日本这两个国家本身就是科研强国,在很多领域都是世界领先的,还经常出诺贝尔奖得主。这些教授在搞科研的时候已经有足够多的德语资料、日语资料供他们去研究了,所以他们确实没有必要学习英语。那同样的道理,等中国的科研技术足够发达了,到时候各个领域的第一手科研资料都是中文论文,那个时候就是世界来向我们学习,都学中文了。真到了那个时候英语确实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不过现在不是还没到那个时候嘛,所以我觉得大家先不要急着去抵制英语,而是先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头羊,努力提高中文文献资料在世界科研领域的地位,这个对咱们中文的推广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