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分子怎么解释(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八年级物理教程)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一直猜想世界上的物质到底是如何构成的。首先给出解释的就是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他提出世上万物都是由水元素组成的。后来又有学者提出了风、火,还有土。最后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亚里士多德同学又在里面加入神秘的第5元素以太。就形成了五元素说,这脑洞真是大的可以了。虽然在当时这个说法备受推崇,但是毫无意外,它是错误的。就在大众都对五元素说趋之若鹜的同时,另一个学说却在慢慢孕育着,那就是原子说。
古希腊人刘基伯就在那时提出了原子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他的学生德摩克里特更加系统完整的解释了原子,他认为万物的本源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的意思。就像我们常说的,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到了19世纪,欧洲的科学家就证明了物质还真是由原子组成的,而且不光是原子,还有分子,那原子和分子长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把原子和分子看成是一个一个小球,它们的个头差不多,每一个小球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1米,人们通常以10的负十次方米为单位来量度原子和分子,那它们到底有多小呢?
来打个比方,拿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的大小做比较,就相当于拿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的大小做比较。因为分子、原子实在太小了,所以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它们,但别看它们小,就是无数个原子、分子凑在一起才形成了物质,比如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就是由氧分子组成的,现代工业中大量使用的铁就是由一个个铁原子组成的,而孕育生命的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比如说一滴水里就有大约1点67×10的21次方个水分子,这是什么概念呢?就算是将来全地球的人一起数,如果每人一秒钟数一个,日夜不休的一直数,直数也要数上几万年。虽然构成物质需要这么多的分子,但它们并不是挤在一起的,分子和分子之间竟然还留有空隙。什么你不信?那我们来做个小小的实验证实一下吧。
这里有50ml的水,还有50ml的酒精,如果将它们倒在一起,会变成几毫升呢?50+50当然等于100啦,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看,酒精和水的混合液竟然不是100ml,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大小不一样,而且分子之间有空隙,那么水分子就填充进了酒精分子之间的空隙,这就好比箱子里其实装满苹果也还能往里面放半箱小米一样,物质的构成很神奇吧,还有更多分子原子的秘密在后面下期再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