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要做到“五不惯”“三不管”)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儿上,父母要做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才能够更好的成长,将来才能够更加优秀。那这条文章呢?我希望家长都能够分享给好友收藏,慢慢看完,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哈。我们先来说说有哪五不惯。
第一,孩子没规矩,不能惯着,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自古以来留下的教育箴言,这立规矩要趁早,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就可以惯着现在惯着,以后想管的时候你就管不住了。要从小教会孩子了解社会规则,明确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开始可能会很难,但是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第二,孩子不做家务,不能惯着。不要觉得做家务这件事儿可有可无。一个小时候不做家务,不爱劳动的孩子,长大以后想要他突然变得勤劳,这是不可能的。父母一味的娇惯,包办代替,不但会降低孩子的幸福指数,还让巨婴和妈宝等不健康的人格出现,影响孩子的人生。这好习惯要从小养成。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让孩子有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孩子勤劳肯干的品质,这对孩子之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第三,孩子对长辈不敬,不能惯着。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儿哈,常常会出现一个家庭里几个老人围着孩子转的情况,有的孩子从小就被惯坏了,对着老人呼来喝去,没有丝毫的敬畏。这一点父母一定不能惯着那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不需要学会一个高级场所才能够用到的礼仪,但是最基本的礼貌是很有必要的。这尊老爱幼是我们国家的优良美德,也是最基本的礼貌。一个在家里对长辈不敬的孩子,到社会上也不懂得礼貌为何物,那这样的孩子很容易长歪,也很容易让人敬而远之。
第四,孩子自私自利,不能惯着。父母疼爱孩子,往往对孩子舍得花钱对自己不舍得花钱。吃饭的时候,孩子喜欢吃的菜你父母全想留给孩子,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那父母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其实很容易惯出孩子自私自利的坏毛病什么好东西都想自己独享,认为父母甚至他人理所应当的应该让着自己,这久而久之,父母丢失了自己,而孩子则认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是理所应当的,从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别人。那这样自私自利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很容易变成白眼狼,更别提孝顺父母了。父母不但要给孩子爱,也要教会孩子学会付出爱,更要让孩子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第五,孩子哭闹耍赖不能惯着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有原则不能总是对孩子妥协,哪怕孩子哭闹耍赖,父母妥协的次数多了,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判断啊。只要我坚持哭下去,我总能得到我想要的。父母毫无原则的满足孩子,让他一耍赖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这就是在帮助他建立一个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秩序。父母要学会坚定的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让孩子明白大人的原则和底线,反复几次之后,他们自然就会懂得了无理取闹并不能达到目的。
我们再来说说哪些事儿是不需要管的。
第一,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儿就不要管。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孩子做的时候其实是在给你添麻烦啊。但是教育就是有这样一个过程,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孩子才会成长。
第二,孩子自己能做的选择不要管。成年人选择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孩子同样需要选择。父母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小的时候学会选择自己穿什么做什么,长大以后,面对那些可以改变命运的选择的时候,孩子才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第三,孩子的秘密不要管。孩子不是你的专属物,父母想要了解孩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而真正的了解是和孩子良好的交流,是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去窥探孩子的隐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的处置,正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于人来说,秘密往往是与责任相连的,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所以,请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小空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的人的潜质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有远见的父母懂得该严管的时候严管,让孩子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放手的时候舍得放手,让孩子学会飞翔,勇敢的去搏击风浪,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