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讲了什么知识(八年级物理《力》知识详说)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国际单位之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大写的物体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体的作用,必定也要反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这两个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有力存在,必有失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引力、磁力等可产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彼此接触,若没有相互推拉、挤压等作用,也可能不会产生力。
例如,放在墙角,紧贴墙面的书桌和墙角之间虽然相互接触,却没有力的作用。说一下现实生活中常见到的力的情况,人举起杠铃时,杠铃对人有一个压力,人对杠铃有一个支持力。人推着车走,人给车一个推力,同时车也给人一个推力。压机压紧面时,压机给地面一个压力,地面给压机一个支持力。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给铁钉一个引力,铁钉也给磁铁一个引力。成语,以卵击石,施力物体是石头,受力物体是卵。这个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在说一说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包括物体的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者方向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反过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我们再说一下利的三要素合力的示意图。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路,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确定研究对象,也就是受力物体。并要弄清画的是哪些力。受力物体一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表示。球形物体可以用圆形表示。其次,在受力物体上找出所化力的作用点,特别注意作用点的位置。接下来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正确的画出力的方向,有时候要标注角度。下一步在同一图中,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在画这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该画得越长。最后说一下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标出力的符号。压力、拉力。推力、支持力以及后面学习的弹力,用大写的字母F表示。摩擦利用小写的字母F表示。重力用大写的字母G表示。下一节我们将复习弹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