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有什么特征(物理知识点乐音的特性)

我们听到的声音,有的听起来很尖锐,就是音调高,比如汽车急刹车的声音,有的听起来比较舒缓,就是音调低,像溪水流淌时的哗哗声。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的高低不同呢?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低。我们把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所以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频率也就越低,音调也就越低。音乐中的哆来咪发、嗦拉西指的就是音调。女人的声音纤细清脆,男人的声音雄浑低沉,指的也是音调。正常人的发声频率仅为85至1000。100赫兹,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也是有一定范围的。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赫兹到2万赫兹。人们把高于2万赫兹的声叫做超声波,因为它超过了人类听觉上限,把低于20赫兹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是听不到的,但是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的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或许你曾经注意过,有时在你认为很近没有任何声音时,猫或者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觉。猫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60到65000赫兹,狗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15至5万赫兹,海豚能听到声的上限是15万赫兹,蝙蝠能听到声的上限是12万赫兹,大象的听觉下限是一赫兹。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能听见呢。我们使用手机听音乐时,调节音量的高低其实就是调节响度的大小。我们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在课堂上,禁止大声喧哗指的是响度,雷声震耳欲聋指的依旧是响度。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人而感受的声音强弱,是人对声音大小的一个主观感受量。人听到声音的响度大小,除跟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和人聚声源。而且声音传播的分散程度也影响着人耳听到的声音小度。有时候我们喊人,会将双手置于嘴巴前,就是利用双手减小了声音传播的分散程度,使得能量更加集中,这样才能传得更远。顺风耳可以接收很远的声音,哪怕两个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完全相同,他依旧可以将说话的人区分。这就说明声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音色。在各种乐器中,钢琴的音色饱满有力,笛子的音色婉转悠扬。不同声源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即使都是同样的乐器,也会由于材料的略微不同而在音色上存在差异。听歌时,我们很容易就分辨出了周杰伦的声音和王力宏的声音,就是因为他们的音色是不同的。
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辨识下声音的特性吧。例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一个特性?一、你的声音真好听指声音的什么?二、雷声震耳欲聋指声音的什么?三、小孩尖叫声刺耳指声音的什么?请同学们暂停文章,思考下解析。我们这节课讲了,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决定,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由材料和结构决定。声音好听说明声音有辨识度,有特色,所以指的是音色。雷声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指声音的小度,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了音调非常高。
